1012本周精選-5871中租-KY
大家好,我是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今天是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本周台北股市表現還算不錯,加權指數本周是緩步走高,主要原因應該是跟美股漲勢有相當關連性,但是台北股市大盤指數本周雖然出現上漲,但是許多股票卻是跌多漲少,主要就是靠權值股台積電跟鴻海跟聯發科等股票支撐著大盤股價指數。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2330-TW)9日公佈 9 月營收為新台幣2,518 億 7,300 萬元,改寫歷史單月次高,月增0.4%,年增 39.6%,第三季營收為新台幣7,596億9,243萬元,創下單季新高,也超越財測高標7,540億元,季增 12.8%,年增39%,累計前三季營收為新台幣2兆258億4,700萬元,年增31.9%。台積電原預估,第三季美元營收224-232億美元,以美元兌新台幣32.5元計算,新台幣營收約7280-7540億元,實際表現則超出財測高標約56億元。台積電將在10/18開法說會,預期第三季獲利應該會是相當不錯,所以股價近期表現就顯得非常強勢。
另外最近市場傳出,iPhone 16 Pro 及 Pro Max 因中國供應商機殼良率不佳,鴻海 (2317-TW) 旗下工業富(Fii) 迎來轉單,集團組裝業務也可望同步受惠,將挹注第四季旺季營運表現。依照鴻海預估,第四季將持續受惠資通訊產業傳統旺季,營運將較第三季加溫,鴻海第三季營收 1.85 兆元,季增 19.5%、年增 20.1%;累計前 9 月營收 4.72 兆元,均創歷史同期最佳。如果再加上GB200出貨,鴻海第四季營收應該還是有機會持續創下新高,投資朋友多加留意。台灣二大權值股營收表現亮眼,當然就帶動大盤指數緩步往上走高。
週四美國公布9月CPI月增率0.2%,跟8月持平,年增率2.4%,低於前值的2.5%,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新低.核心CPI月增率0.3%也跟8月持平,年增率3.3%高於前值的3.2%.CPI月增率0.2%高於預期的0,1%,核心CPI月增率0.3%高於預期的0.2%,數據看起來還算不錯,可是市場卻是沒有把這些不錯數據當作利多解讀,我想大家的預期應該是數據可以更好才是。輝達8日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啟動為期三天的「華府AI峰會」,企業平台副總裁皮特(Bob Pette)展示輝達客製化AI推論服務帶給產官界的幫助。輝達也宣揚Blackwell的節能效率。皮特表示,以Blackwell開發OpenAI GPT-4軟體將只需要3百萬瓩(GW)的電力,少於十年前的5,500 GW。這場華府AI高峰會,是輝達要在世界各地宣揚其AI能耐、以及與各國政府和企業連結的第一站,接下來將在10月底於印度孟買舉行,11月也將在日本東京召開。輝達晶片需求強勁,再加上黃仁勳又當最佳銷員,看起來ai將串起各行各業的人工智慧需求,而且需求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結束,如果輝達股價能夠持續維持強勢,那麼全球股市在接下來的時間表現應該不會太差才是,台灣相關ai概念股像廣達、台光電、技嘉、奇鋐等及緯創等等公布營收都非常不錯,以上這些股票近期也有轉強趨勢,我認為可以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接下來2-3個月的多頭行情走勢。
今天本周精選股票,我要來跟大家分享的股票是-5871中租-KY,5871中租-KY全名是中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2月,發跡於1977年在台灣所成立的中國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資產為基礎的融資服務。初期辦理生產設備及企業生財器具之租賃業務,以協助企業迅速的增添或更新機器設備,後為協助企業取得生產所需之原物料及更新資本設備,在1980年成立迪和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分期付款買賣業務,於1995年與迪和(股)公司進行合併後更名為中租迪和(股)公司。2011年7月在台灣興櫃掛牌,並於2011年12月13日轉上市。除在台灣市場發展外,更將業務擴展至中國、東南亞。以租賃業務模式非常特別,為中小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靈活的資金解決方案。假設大環境景氣低迷,那麼中小企業經營風險高,銀行更不願意借貸給他們,中小企業轉向租賃業者貸款的案件就會增加的更多,很多快倒閉的公司可能也需要資金來起死回生,租賃業反而更有機會放款出去,但這也是兩面刃,貸款貸放出去最重要的就是要收到利息及本金,這個就考驗中租對於風控和經營能力,因為萬物皆可租的時代,不僅缺錢的開發中國家需要這種業務,成熟國家的企業會也會有更多租賃需求。所以租賃業風險跟利潤看起來是並存的情況。另外中租控股於2015年成立「中租能源開發(股)公司」,擴大提供綠色能源與能源管理服務,並大幅自建與收購太陽能電廠,2016年已擁有全台最多太陽能電廠,2017年更與子公司共同推動「中租‧全民電廠」太陽能電廠認購平台,善盡綠能環保的企業社會責任。全民電廠是由「中租雲端服務(股)公司」所營運,母公司為「中租迪和(股)公司」,中租控股旗下綠能事業資產規模,今年成長率將居各事業體中最高。
根據中租公司資料顯示,2018年起中租控股已居台灣光電系統投資的龍頭地位,至2023年底已擁有3,792座太陽能電廠,發電總容量達1.403GW;2024年4月太陽能電廠有3,836座、發電總容量達1.429GW,公司表示,2023年太陽能資產規模已逾800億元,並占中租控股總資產8%以上,占台灣資產的占比更來到15%,由於一些太陽能等在建工程正持續進行,未來完成後,占比還會持續提升,並為中租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非利息收入。
中租-KY的營收台灣、中國跟東協為主,但中國的利差比較大,雖然營收比重不如台灣,但是獲利貢獻卻跟台灣不相上下。 就中租今年上半年的獲利組成來看,台灣貢獻了48%的獲利,中國貢獻度為45%,而東協市場的貢獻度則為5%。而中國近年來經濟衰退比較嚴重,製造業復甦情況大幅不如預期,影響營運也就比較大。租賃業若客戶無法正常繳納利息或本金就會產生延滯,延滯率如果持續升高,將會導致公司營運的衰退。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中租控股在台灣的延滯率為2.7%(3月底時為2.8%),中國為4.1%(3月底時為4%),東協市場的延滯率則為4.9%(3月底時為4.5%)。東協地區延滯率上升主要因為泰國總體環境不好,備抵損失增加,但這些延滯都有車輛擔保價值,會加速車輛取回,除了泰國之外,馬來西亞、柬埔寨都有改善,延滯率下降、獲利率也提升。中國大陸部分,第2季延滯率略微增加,但整體仍在風險胃納量內,但因中國大陸經濟狀況仍處於停滯狀態,公司也加強人力配置,加速案件回收,催收時間也會提前,如果逾期3天法律就會介入。
由於延滯率居高不下,中租-KY(5871)近期致力持續收回延滯案件,今年8月所認列的信用減損損失已經較7月有所減少,整體資產品質已逐步見到改善狀況。從中租-KY今年累計前8月稅後盈餘為164.4億元來看,年減5%,累計獲利的年減幅度較7月時的6%有所收縮,營運往正向發展,累計前8月EPS為9.64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租-KY的財務狀況,9月公布的營收是85.54億元,月減是2.61%,年增是4.58%,累計1-9月合併營收是769.8億元,年增是6.23%。公布上半年每股盈餘是7.08元,跟去年同期的7.74元相較是有些微的衰退。而股價從前波高點283.5元一路下跌至今年9/10低點136元,下跌幅度達52%,股價腰斬,應該就是反應中國景氣利空因素。中國一直是中租-KY重要市場之一,因受中國整體環境影響,造成中租-KY延滯與不良信用上升,導致獲利有所壓抑,不過隨著中國救市政策持續出台以及公司積極催收延滯的款項,相信中國地區的業務有機會出現觸底反彈的狀況。
最後我們來看看中租400張大戶的持股比率,9/27那周400張大戶持股比率是71.72%,增加幅度是0.39%,10/4當周400張大戶的持股比率是72.14%,增加幅度是0.42%,本周400張大戶持股比率是71.82%,減少幅度是0.32%。合計三周400張大戶持股比率總共增加0.49%。投信近期在股價低檔時持續買進,目前持股部位為6.7 %。外資近期則還是延續先前賣出持股的狀況,目前外資持股部位是51.8%。技術面日k線目前是屬於W底打底的完成的型態。對這檔股票有興趣的投資朋友可以將它納入觀察名單中持續追蹤。好的,我今天就大家分享到這,最後祝福大家操盤順利賺大錢,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