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本周精選-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投資人追高殺低的情境,並舉3035智原為例

         大家好,我是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今天是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本周台北股市的加權股價指數表現非常弱勢,周三因為台指期結算的關係外資大賣台積電摜壓指數而大跌310點,週四雖然出現久違的反彈,但是周五又跌了168點,本周指數收在22209點,不過大盤至少還站在22200點之上,算是還有一定的止跌力道。本周在美國舉辦的GTC大會並沒有刺激台股相關概念股出現上漲,本周nvidia的股價也沒也因為GTC大會而出現大漲的走勢。我認為目前大家對股市有疑慮應該是跟4/2要發生的事情有關。路透社報導引述白宮一名官員說法指出,川普仍打算於4月2日宣布針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說,川普政府尤其在意那些對美國徵收高關稅並且貿易量大的前15%貿易夥伴。根據路透社表列,台灣也名列其中。並形容這些國家為「骯髒15國」。不過他沒指名是哪些國家。路透社列出美國前15大貿易夥伴,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大陸、德國、日本、南韓、台灣、越南、英國、印度、荷蘭、愛爾蘭、義大利、法國、巴西。以上這些國家都有可受到川普關稅的對待,所以台灣的股市表現就非常弱勢,比較弔詭的是向德國、英國跟法國股市近期都創下新高,日本跟南韓還有中國的股市表現也不差,唯獨台灣的股市獨憔悴,看來台灣的投資人真的是被嚇壞了,我認為應該是外資持續賣超台積電,讓加權股價指數下跌近2000點,讓投資人對未來行情已經失去了信心。華爾街有一句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幻滅。從這句的意涵來看現在的台股,現在應該是有機會出現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我認為台股在接下來有機會出現反彈,當然可能是要等到4/2的最終結果公布之後才有辦法確認會是何種結果。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用比較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台股接下來的行情走勢。
      今天本周精選的內容,也是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投資情境。小明是一位剛開始投資股市的新手。他聽說股市能賺大錢,於是決定試試看。他注意到「B公司」的股價最近一直在上漲,從 50 元漲到了 80 元。小明心想:「這支股票這麼熱門,我應該趕快買入,不然就錯過機會了!」於是他追高買入了 B 公司的股票。買入後不久,B 公司的股價繼續上漲到 100 元,小明覺得自己賺到了。然而,幾天後,市場傳出 B 公司的利好消息被過度炒作,股價開始下跌。小明開始感到不安,但還是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調整,股價一定會再漲回來。」
   之後股價一路下跌,從 100 元跌到 70 元,再到 50 元。小明終於忍不住了,他害怕股價會繼續下跌,於是在 40 元時恐慌性賣出。結果,他不僅沒有賺到錢,還虧損了 50%。賣出後不久,B 公司的股價開始反彈,因為市場發現之前的下跌是過度反應。股價回升到 80 元,但小明已經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後悔不已,意識到自己被情緒左右,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小明這個經歷應該是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常常經歷的事情,我們也會常常在事後告誡自己說不要追高買股票:因為股價上漲時,市場情緒可能已經過度樂觀,追高買入風險極大。也不要殺低:因為股價下跌時,恐慌性賣出可能導致在最低點割肉,錯失反彈機會。投資應該基於公司的基本面和長期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市場情緒。買賣股票一定要避免被情緒左右。
   小明如果願意改變投資策略。他應該學習開始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行業前景和市場趨勢,並設定合理的買入和賣出點。他也不應該再盲目追高殺低,而是專注於長期投資,最終在股市中獲得了穩健的收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大家也不要太苛責自己,我們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為什麼投資人會有這種追高殺低的行為。
1. 追高的心理驅動:貪婪與從眾效應
貪婪:當股價上漲至 100 元時,投資者看到其他人賺錢,容易產生貪婪心理,希望快速獲利。這種情緒驅使他們在高點買入,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從眾效應:當市場普遍看好某支股票時,投資者容易受到群體行為的影響,認為「大家都在買,我應該也買」。這種從眾心理導致他們在股價被高估時追高買入。
2. 殺低的心理驅動:恐懼與損失厭惡
恐懼:當股價暴跌至 40 元時,投資者擔心虧損會進一步擴大,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這種情緒驅使他們在低點賣出,即使公司基本面並未惡化。
損失厭惡: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損失的感受比對獲利的感受更強烈。當投資者看到自己的資產縮水時,他們會急於止損,以避免更大的心理痛苦。
3. 情緒化決策的後果:高買低賣
追高買入和殺低賣出都是情緒化決策的結果,這種行為容易導致「高買低賣」,形成虧損的惡性循環。
4. 理性投資的重要性:克服心理偏見
避免情緒化決策:投資者應該學會控制貪婪和恐懼,避免被市場情緒左右。例如,在股價上漲時保持冷靜,分析股價是否被高估;在股價下跌時,評估公司基本面是否仍然穩健。
長期視角:股市短期波動難以預測,但長期來看,優質公司的股價往往會反映其真實價值。投資者應專注於長期持有,而非頻繁交易。總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追高殺低是由貪婪、恐懼、從眾效應和損失厭惡等心理因素驅動的。這些情緒化決策容易導致投資者在高點買入、低點賣出,造成虧損。要避免這種情況,投資者需要克服心理偏見,基於理性分析和長期價值進行投資,才能在股市中實現穩健的收益。
   前面提到在股價上漲時保持冷靜,分析股價是否被高估;在股價下跌時,評估公司基本面是否仍然穩健。利用這句話我今天跟大家介紹這檔3035智原。3035智原這家公司近期出現不錯的漲勢,主要受到該公司於2025年第一季預估營收增長超過150%及NRE和MP收入顯著成長所驅動,儘管IP收入略有減少。近日臺股市場整體氣氛偏弱,然而智原憑藉其特定的ASIC和IP服務,顯示出強勁的抗跌能力。券商報告指出,智原在AI及先進封裝領域的佈局將成為其未來增長的亮點,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成長約40%,儘管面臨毛利率下降的挑戰,總體前景依然被看好。
   智原股價先前從最高點459.5元一路下跌至203.5元,跌幅是55%,跌勢相當驚人,不過近期除了各研調機構發布偏多言論之外,外資跟投信近期也都是在站買方陸續買進股票,籌碼面確實有利於多方。重點是股價已經經過大幅度的修正,而且公司公布2月的營收是28.37億元,月增153.7%,年增是244.6%,2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公司今年似乎是出現不錯的成長機會,投資朋友如果要投資這家公司,當然還是要持續追蹤這家公司營收的表現,因為我們不能夠單從一個月的營收大幅成長就認定這家公司一定會出現大成長,關心這家公司營收及財務狀況的表現是長期投資一家公司一定要持續關注的事情。好的,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最後祝福大家操盤順利賺大錢,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下次見,掰掰。

本文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任意轉載,有著作權,侵害必究!前往【散戶好夥伴

看看幸運輪停止時12點位置的數字是多少?

0分0秒後可以轉幸運輪喔!

【認證為家長、教師身份就能轉動幸運輪獲取瓜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