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本周精選-賣飛股票之後要如何應對?個股部分介紹4583台灣精銳

        大家好,我是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今天是2025年8月9日星期六。本周台北股市的表現非常亮眼,週四在川普宣布台積電免課徵關稅利多激勵下大盤加權指數突破24000點,創下近期波段高點,週五台積電(2330-TW)公告2025年7月營收為新台幣3,231.66億元,年增率25.77%,月增率22.55%。今年1-7月台積電的累計營收為2.10兆元,累計年增率37.63%。除了台積電之外,像2308台達電跟2383台光電公布7月營收也都是創歷史新高,看起來台灣電子產業的實力真的是銳不可擋。美國近期公布的就業資料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好,fedwatch 顯示9月降息的機率是高達89.1%。從技術面看美股包括費城半導體指數跟納斯達克指數都還算是強勢,屬高檔震盪整理的走勢,先前我認為八月股市應該有機會出現拉回修正目前看起來我的看法是錯的,不過我還是建議投資朋友要買股票還是要堅持原則就是不追高,要買股票就是等待股價拉回或是好公司股價已經有經過拉回修正的績優公司來買進這樣的操作策略我認為風險會比較可以控制,投資永遠都是報酬與風險都是並存的,做好資金跟風險控管永遠都是必須的。另外8/20-23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我建議投資朋友一定要多加留意這個展覽所釋放吃來的許多知識跟訊息,相信對大家未來的投資標的選擇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近很多投資朋友看到一些已經賣出的股票持續出現噴出的現象,其實這種情況在投資裡很常見,甚至有個專有名詞叫 「賣飛」。簡單說,就是股票賣掉後,它卻一路往上衝,你在旁邊看得心癢癢。今天本周精選就來跟大家聊聊賣飛這個議題,投資朋友面臨這樣的問題到底要如何面對?我幫大家整理,從三個層面來跟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心態調整 — 接受「吃不完全部的魚」
• 投資像釣魚,不可能每次都吃到頭尾,能吃到中段肥美的部分就很好了。
• 目標是整體績效,不是要賣到每一筆的最高點。
• 每次賺錢離場,本身就是一次成功操作,別因「沒賺到更多」否定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紀律檢討 — 檢查「為什麼賣」
問自己:
• 當初賣出的理由是什麼?
o 基本面變差?
o 技術面轉弱?
o 資金需要?
o 還是單純害怕?
• 如果理由正當,那就尊重當時的判斷;如果是情緒化決定,下次可以改進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實務策略 — 下次不再後悔
• 分批賣:不要一次全賣光,保留一部分參與後續漲勢。
• 移動停利:用「移動停損/停利」鎖住獲利,股價繼續漲就跟著抱。
• 建立再進場條件:如果股價漲到突破某個價位、或基本面再次轉強,就重新買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提醒
市場上永遠會有漲更多的股票,重點是讓自己的方法能「長期重複賺錢」,而不是抓到一次的極致。
有時候,錯過反而能避免過度貪婪,留著子彈去找下一檔潛力股才是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討「賣飛後的該有的改變」原則上可以幫我們把「後悔情緒」轉化成「投資成長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冷靜觀察,不急著追高
• 賣掉後看到漲,很容易情緒化追進,但這時的風險報酬比往往已經不優。
• 在心中問自己:「我現在追進,是基於價值判斷,還是因為怕錯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顧當初賣出的理由
• 是否因為達到目標價?
• 是否因為基本面轉弱?
• 還是因為情緒干擾?
這能幫你檢驗自己的投資邏輯是否穩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記錄並建立「賣出檔案庫」
• 把當時的股價、基本面數據、新聞事件、自己的心情記下來。
• 長期回顧這些紀錄,會發現自己在什麼情況下容易「提早下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評估是否重新進場
• 如果股價持續上漲,但基本面依然有空間,可以用分批、小部位重新布局。
• 若股價已嚴重超過合理價,轉去尋找其他低估好股,不要糾結一棵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建立「事前規劃機制」
• 在進場前先設定賣出分批機制(例如:先賣一半鎖利,另一半看趨勢)
• 用紀律取代情緒,降低賣飛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投資心法:「賣飛」不是失敗,而是市場提醒你——你的判斷對了,但你的耐心不足。與其追悔一檔已經賣掉的股票,不如強化方法,讓下一檔漲得更久、賺得更多。

   個股部分,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這檔4583台灣精銳,4583台灣精銳公司設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高精度行星式減速機、伺服用聯軸器等機械傳動零組件的研發、製造及銷售。該公司以行星式減速機為核心,延伸至自動化設備周邊關聯零組件,產品應用於精密自動化設備,協助客戶建構智慧工廠,提高生產能力及效率。 
台灣精銳主要業務和產品:
1.行星式減速機:這是台灣精銳的核心產品,用於精密自動化設備,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傳動功能。
2.伺服用聯軸器:這是另一個重要的產品線,與減速機一同用於傳動系統中,確保設備的穩定運作。
3.自動化設備周邊零組件:公司也研發、製造其他與自動化設備相關的零組件,以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根據市調機構預測,協作機器人2025年到2030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13.4%、製造工藝設備自動化為8.7%,至於AI所帶動各產業的智慧製造,年均複合成長率則達14.5%。
   法人分析,雖然目前人型機器人的設計多參考工業協作機械手臂,採用諧波減速機,但整體來看,人形機器人仍處於設計、開發、改良階段,尚未標準化,在量產後零組件成本將是重要考量因素,行星減速機的價格約為諧波減速機的30%到50%,具有價格優勢,後市展望佳。台灣精銳正積極尋求國內外電機產業異業聯盟,共同開發人形機器人適用的機電整合關節模組,以掌握機器人大廠對關節模組的設計需求,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台灣精銳並早已開發微型行星式減速機,可應用在人形機器人的關節與靈巧手關節相關領域,事實上,台灣精銳生產的精密行星減速機,已切入亞馬遜物流協作機器人供應鏈。公司樂觀看待此市場的長線發展。
   根據 Global Information(GII)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精密減速機市場規模在 2023-2029 年間每年將以 8.33%年平均複合增長率成長,2023 年全球行星式減速機市場規模估算約為 12.14 億美元,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精銳2024年在行星式減速機之營業收入佔全球精密行星式減速機市場占有率約為 5.2%, 近年來接到最大客戶Amazon訂單後,台精銳的市占率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4583台灣精銳財務狀況。受營收規模下滑、新台幣升值影響,台灣精銳Q2毛利率52.13%,來到近10季低點,業外則匯損逾1億元,Q2 EPS 1.17元,較Q1的4.16元下滑,來到掛牌以來低點。上半年營業利益為5.0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92億元小增,上半年EPS為5.33元,較去年同期的8.2元下滑,主要係因去年同期有匯兌收益,今年上半年則為匯損。營收部分最新公布七月營收是2.57億元,月增22%,年減是4.4%累積1-7月營收18.01億元,年增是3.64%,從公布營收跟獲利狀況看公司營運狀況只能說是持平,第三季如果除去匯率等不利因素營運狀況應該有機會倒吃甘蔗,越來越好。法人預估2025年每股盈餘是14.2元,以週五收盤價705元計算本益比接近50倍,本益比有偏高,建議投資朋友可以在股價下跌時再考慮分批進場佈局。好的,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最後祝福大家操盤順利賺大錢,散戶好夥伴張國秋下次見,掰掰。
 

本文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任意轉載,有著作權,侵害必究!前往【散戶好夥伴

看看幸運輪停止時12點位置的數字是多少?

0分0秒後可以轉幸運輪喔!

【認證為家長、教師身份就能轉動幸運輪獲取瓜幣囉!】